疾病面前人人平等
人们常说:生而平等。其实,死亡何尝不是这样呢?不论是光鲜亮丽的明星,还是叱咤风云的伟人,虽然他们都有着很多让人羡慕的名利,然而,在疾病面前无一例外。
我们来看一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名人:饰演毛主席特型演员古月2006年突发心肌梗死病逝。著名笑星高秀敏46岁因心脏病突发病逝。浙江卫视著名播音员梁薇2009年突发心肌梗死猝死,年仅28岁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美国、英国和俄国三个国家的元首有那些共同点?比如:都是男性,都国家首脑等,我们也许可以发现太多共同点,但是从医生角度,他们也有共同点,都有高血压病,而且死于脑出血: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后2个月死于脑出血。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后8年死于脑出血。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后20年死于脑出血。
罗斯福总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,是与法西斯奋斗的一生,也是与脑卒中奋斗一生。这位伟大领袖一生曾4次中风,以致在官方的照片没有发现一张他站立照片。直到最后一次脑卒中而永远躺下。
根据罗斯福总统的私人心脏科医生Bruenn记载:1944年的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大(当时没有心脏超声),尿常规里面有尿蛋白,用今天的标准来看,罗斯福是个标准的高血压患者,并且合并有靶器官功能损害。
当时据说,罗斯福总统死亡后,向尸体内注射福尔马林时,流动非常的慢,说明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已经非常严重。即使他不死于脑出血,也将死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。
在罗斯福总统死后10年,人们才有高血压的概念,当时医生认为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,因此认为血压值应为100+年龄。而且只有收缩压,在1955年以后,在加入舒张压的概念。它的正常值相当于今天高血压病2级水平。1970年的血压正常值和今天一样,但是没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分级。
早期高血压诊断,注重血压数值,没有重视危险因素,所以在欧洲的2003年的高血压指南开始就已经开始强调对患者危险因素的评估,把血压的数值和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疾病一起综合考虑。根据患者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高低,把高血压的患者分为平均风险、风险低度增加、中度增加和高度增加,如果已经并发了心脑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,不管血压数值高低,都是极高危的人群了。这样分层的优势是可以更积极地对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进行干预,选择更积极的治疗策略,更多地预防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。
و